年節將至-增進與家人之間溝通

文/張瀞尹 臨床心理師

年節團圓,想到即將返鄉與家人見面,內心是期待還是緊張呢?
年節返鄉有時會遇到下列的情況:

「跟長輩相處永遠被檢討說話的態度。那種一成不變的長輩意識,讓自己在父母面前永遠像是長不大的孩子,自己也因此氣得無法平靜溝通,長久下來就演變成『沒有對話就沒有衝突』的情況。」

「忽略彼此的成長背景、對事情的觀點等差異,因此更容易用自己的立場跟價值觀衡量、要求家人,進而出現錯誤的期待和隨之而來的失望感。」

上述的情形似曾相識嗎?我們說的內容被對方誤解、對方的回應勾起自己不愉快的回憶等,背後其實是彼此沒有好好的聽與說,絆住了想溝通的心。長久以來的互動習慣看似堅若磐石,但並非不可撼動;其實從自身的些微調整就能潛移默化、漸漸扭轉與家人間的互動。
良性的溝通從「」與「」開始:

---如何聽---
【專注】:放下手邊的事,眼睛看著對方,先放下成見,仔細關注對方說話的內容、語氣和表情。

【放下假設】:人們常會自我假設他人對自己有定見,例如假設爸媽認為自己很笨…,而這些假設就會影響彼此間的溝通狀態,像是爸爸說「你有想過嗎?」自己可能聽到的是「他覺得我笨沒用頭腦想」,然後出現憤怒、委屈的情緒。

【詢問】:即使是同樣的字句,聽在不同人耳裡卻可能有不同的意思,若因家人的話感到受傷,可以詢問家人實際要表達的內容,澄清自己是否誤解了?


 ---如何說---
【說話方式】:當內心感到委屈或難過時,也許表達出的是憤怒或不耐煩卻不自知。透過「詢問對方」可以了解自己說話時的語氣、肢體語言、給他人的感受等,同時也可向對方澄清自己內心的想法,確認想表達的是否被正確接收。

【說的內容】:用適合的話語,把內心的想法傳達出來,用「我」開頭:比用「你/妳」還要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,且較不容易讓聽者感到壓力或誤會成指責。例如:「我希望你可以做這件事」和「你應該要做這件事」表達的意思好像一樣,但聽到後者的人可能感到有被責怪的意思。

【當下就事論事】:避開「總是、每次、都」這些容易引發爭執的文字,例如當我們說「你每次都不好好聽我說話」,對方時常回「哪有“都”,你說話都太誇張!」一段溝通就變成咬文嚼字地爭輸贏。如果把「都」改成「現在」,像是「我現在因為你忽略我的話,覺得生氣」。

【避開地雷字】:人會對某些字特別敏感,一旦聽到了肝火就動起來、有些甚至會傷害自尊,這些字在和家人互動溝通時就可以觀察、發現,然後試著避免這些容易觸發衝突的字眼。


上述方法是與人良性溝通的根本,請保持耐心和毅力、一點一點累積前進,總有一天會達成!請透過良性的溝通去了解家人、也可以藉此開拓自己看事情的視角,讓彼此的相異處成為老天爺安排的人生禮物,並開始期待每次和家人相聚帶來的心靈收穫。
 



#過年的說話藝術
#張瀞尹臨床心理師
#晴風祝大家新年快樂
ps.
文章刊登於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,經張心理師同意轉載。
圖片來源:Pexels